2025年3月28日,清华大学工程管理硕士(MEM)2024 级北京班第一、第二、第三临时党支部联合开展“校园红色足迹探寻 传承革命精神”主题教育活动。许秋玲、丛成龙、朱辉云、温馨、赵志勇、杨意等党员同学在校园讲解员的带领下,通过实地探访红色地标、聆听革命历史,重温清华红色记忆,感悟先辈精神力量。
寻访红色地标,重温峥嵘岁月
活动以“行走+讲解”的形式展开,路线涵盖西南联大纪念碑、校团委小红楼、三院遗址等十余处校园红色地标。在公益组织志愿者田佳鑫的讲解中,党员们深入了解了清华园中蕴藏的红色故事。

在西南联大纪念碑前,田佳鑫详细讲述了抗战时期清华师生南迁办学的历史,强调“刚毅坚卓”的联大精神对当代青年的启示。随后,队伍行至校团委小红楼,这座见证清华学生运动的重要建筑,通过一张张历史照片和一段段鲜活故事,展现了清华学子在革命年代的家国担当。三院遗址作为活动的重点站点,承载着清华第一个中共支部诞生的历史。党员们在纪念碑前肃立,聆听1926年支部成立的背景与意义。“革命先辈在危难中坚守信仰,这种精神激励我们永葆初心。”一位党员感慨道。

缅怀英烈精神,凝聚奋进力量
行程后半段,队伍依次探访烈士纪念碑、“三·一八”断碑、闻一多雕像等地标。在烈士纪念碑前,全体成员默哀致敬,缅怀为民族解放献出生命的清华英烈。讲解员结合闻一多“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铮铮誓言,以及朱自清“宁死不领美国救济粮”的民族气节,阐释了清华精神中的信仰与风骨。“每一处地标都是一堂生动的党史课。站在先辈奋斗过的地方,我更加理解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深意。”参与活动的党员赵志勇表示。
坚守初心使命,红色薪火相传
尽管面临繁重的学业与工作压力,党员们仍以饱满热情投入活动。一位同学坦言:“红色地标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一种精神支撑。它们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化,都要牢记党员的责任与使命。”活动结束后,支部成员纷纷表示,将以革命先辈为榜样,将红色精神融入学习与工作中,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

文/许秋玲
图/杨意 许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