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清华大学工程管理硕士(MEM)延迟了本学期的开学时间。在这段全民抗疫的日子里,清华MEM的同学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贡献着自己的力量(《【MEM抗疫群像】在平凡中,活得像个英雄》)。3月29日,我们复课了,首批上课的2018级同学在云端迎来了本学期的第一堂课。 本学期的第一堂课是法学院吴伟光副教授的《制度与法律》。该课程将从历史发展、东西方比较、学科融合三个维度来让同学们理解中国的制度特征与法制建设的目的、难点和路径选择。同学们将在连续的四个周日修学该门课程。第一天课程结束后,同学们积极表达了对于这门课程以及这种在线上课方式的感想。
因为疫情的影响不能坐在园子里上课的我们,今天通过线上教学开启了本学期第一门课“制度与法律”,虽然少了和老师面对面、和同学们肩并肩的坐在教室里听老师传道授业解惑,但是多了同学们通过评论区实时反馈心得、交流难解的疑点,老师则在线实时解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特殊的教学方式却是熟悉的教学氛围,一天的课程竟有点儿意犹未尽。——2018级B班闫雨佳

《制度与法律》在线课堂
今天和阔别多日的MEM同学们开始了这学期的第一课,也是首次和大家一起云端上课,虽然不见其人但是从课程中的讨论依然可以看出大家的个人风格,交流依然热烈。吴老师的法律课程也是极其精彩,没有想象中枯燥的法律条文和专业词汇,而是从源头娓娓道来,通过揭示人的复杂性,引发大家对法律和制度新的思考。课程内容丰富,逻辑严谨,前后呼应,形成知识闭环,一天课程颇具趣味,也非常有收获。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能通过网上学堂的方式和同学们一同学习或许是一种妥协,但也是一种特别的体验和记忆。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安然度过这个时期,期待早日和大家在清华校园里共享春色。——2018级D班钟泽琼
今天的法律课是疫情开始之后上的第一堂实时的远程课,以前都是听的回放课或是事先录制的课。在课程进行的同时,同学们可以实时对上课期间的知识点和案例进行讨论,这是课堂上课所无法体验的。感谢吴教授和MEM中心老师的精心安排,今天的课让我改变了对法律课的一贯印象,并对接下来的课充满了期待。——2018级B班郭垣

《制度与法律》在线课堂
原本以为工程中的法律会讲一些实际案例的法律分析,不过让人意外的是,吴老师传授的《制度与法律》更有启示的作用,不管是对“复合型人才”的重新定义,还是对国内国外社会追求的事物的剖析,从人性出发又不止于人性层面的思考,提出纷争的来源、现象,又给出分析和总结,课程首尾呼应,逻辑缜密,刚上完第一节课就开始期待下周的课程了。——2018级D班林志
同日晚,经过前期的调研及准备,工业工程系采用腾讯会议方式成功进行了本学期MEM首次线上开题。共有十位同学参加开题,数十位同学在线旁听,三位老师临场指导。为了减少疫情对同学们论文工作进度的影响,MEM中心近期通过微信群、邮件沟通等方式,将论文指导课程授课老师的作业批改意见传达至每位学生,使师生间交流更顺畅更高效。
清华MEM的论文辅导课设计非常新颖,有别于传统的论文课,让学生直面庞大的论文工程,而是让学生从实际工作的最真实的问题出发,从精炼的100字开始描述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再一步一步引导学生从行业实践、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扩展最初的100字,在不经意间便完成了攀登论文大山的第一座开题的小峰。在线开题虽然是在疫情期间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方式,但确实效率很高,交流很通畅,关注点更集中。——2018级王珏
犹记得2018年入学前在昌平参加MEM组织的预答辩会议,犹记得2018年入学第一课中关于论文、方向、导师的内容,犹记得2019年下半年开始的一次次论文辅导课,犹记得每一次论文辅导课上老师们的谆谆叮嘱,犹记得为了确定论文方向和老师们一次次的沟通及老师们不厌其烦地答疑解惑... ...就是这样循序渐进的论文指引和辅导方式才让我们逐渐进入了状态找到了方向清晰了目标。经历过才会感触:很幸运成为清华大学MEM的一份子,很幸运遇到这么多良师益友。2020年对于我们注定都是不平凡的一年,预祝其他同学“云”开题顺利,也期待和老师同学们的真正相聚! ——2018级杨晓虹

首次线上开题

开题现场的三位老师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清华MEM将继续采用线上课堂的方式继续教学活动。我们一起静待疫情结束,大家相聚在清华园的那一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