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着春的温暖,踏着希冀的脚步,4月6日清华大学MEM16级C、D两个班的同学再次聚首清华园,开始了四月的学习之旅。
“可复制的企业才是具有代表性的企业”,“管理的技术和方法可以照搬,但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是不可复制的”。在第一天于瑞峰老师的《市场营销》课上,于老师从这个问题出发,深入阐述了组织的宏观和微观环境。他继而提出了面对不同的组织环境,如何使用一系列工具和方法制定市场营销战略计划,以及如何匹配组织环境来进行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于老师善于对我们平常不会深究的生活细节进行独到的分析,课堂中妙趣横生。特别是当于老师用 “DAVIS模型”来分析妻子在决策中对丈夫的影响时,同学们在笑声中又不禁感叹—企业想要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对市场深入细致的调查和分析不可或缺。

(图为于瑞峰老师讲授《市场营销》课程)
接下来的一天则是被同学们誉为 “烧脑神课”的《管理经济学》。之所以这么说,不是因为课程本身的内容烧脑,而是刘大成老师结合课程给同学们带来的问题烧脑。而“神课”是说大成老师文不加点、旁征博引给同学们带来的震撼。大成老师从社会热门话题“雄安新区”入手,向同学们娓娓道来生产经济学中“生产函数”、“资源配置”和“配置效率”的相关问题,继而提出了规模报酬和最优投入要素组合的概念。其间刘大成老师从历史、文化、政治、技术和经济的角度,围绕成本分析及应用、纯粹竞争与垄断竞争、垄断与支配厂商等进行了深入的讲解。课程涉及的案例包括交通物流、信息技术、服装、农业、电子消费品、汽车、娱乐、化妆品等等行业。这不仅让同学们耳目一新,对原有的认知有了颠覆式的认识,更让大家深觉自己知识广度和深度的不足……

图为刘大成老师讲授《管理经济学》课程
“五力模型是行业的准入模型,而当企业进入一个行业后应该如何发挥它的竞争优势并获取超额利润呢” ?在第三天的《战略管理》课程中,蔡临宁老师承上启下的向同学们提出了本次课的主要内容:即企业如何协调内部组织中的资源、能力及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的外部环境相匹配,从而建立企业的竞争优势。蔡临宁老师要求同学们分组建立虚拟企业,通过VRIN(Valuable、Rare、costly-to-Imitate、Nonsubstituable)分析和价值链分析身临其境的发掘出各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向大家进行汇报。汇报过程中其他小组可以随时向汇报人提出质疑并找出该小组所制定战略计划中存在的漏洞,质疑成功的小组可以在课堂表现中得满分,被击败的小组来年重修课程----这无疑是蔡老师丢出的一颗“激活市场”的 “重磅炸弹”!估计下次《战略管理》课堂将是一个硝烟弥漫的商业战场了。

(图为蔡临宁老师讲授《战略管理》课程)
在最后一天的《工程管理中的财务与投资》课上,朱万山老师首先抛出了三个企业和产品案例:奥托巴电动小摩托、金斯雷-所罗门金矿和玛文漱口水,步步深入的分别对其做了项目敏感性分析、情境分析、盈亏平衡分析、蒙特-卡罗模拟,并以决策树的方法进行投资决策,带领大家展开了一场工程项目分析与战略投资实战。下午朱老师还通过马可贝丝洁护公司的实例向同学们说明了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并计算出税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和调整净现值,为企业融资决策与价值评估提供了方法。

图为朱万山老师讲授《工程管理中的财务与投资》课程
老师们春风化雨般的教学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知识盛宴。在课堂以外同学们还组织了一次聚餐活动来加强同学间的交流和感情,为班级的文化建设维系一条纽带。餐后同学们还开怀不已、击节而歌,既是为收获了知识而感到快乐,也是为我们和国家的未来感到振奋和鼓舞。在这柳絮飘飞的阳春四月,我们将迎来的是爱,是暖,是春华秋实的主要美好期望。而这,正是最美人间四月天的魅力所在吧。

(图为四月的清华园)
(文:卢波臣,图:孙怀超、孔令喆、卢波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