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移动课堂

斯城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2019-11-27    点击:

新闻稿撰写\邓歆炜

图片\温智寰、王细勇、王珏、王旭飞

内容支持\王凤涛、张卉

校对\史德方、张建超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MEM2019年德荷移动课堂的同学们从北京出发,向第一站慕尼黑进军。从亚洲的夏景到欧洲的秋色,就是从太阳强烈到水波温柔。经过近10个小时的颠簸,我们拥抱了慕尼黑六点的早晨。此时大家顾不得疲惫,乘坐大巴继续飞奔向下榻的酒店。在行驶过程中,导游林先生为我们介绍了周边的拜仁主球场,O2运营商以及宝马总部等。慕尼黑初印象就这么锁定在此起彼伏的拍照声中,久久未息。

Day.1

西门子讲座及慕尼黑风情体验

到达酒店后,我们与德瑞法移动课堂线路的同学们汇合,进行了首堂课程的学习。华裔西门子首席架构师以及西门子人工智能实验室的两位科学家分别讲述了关于目前西门子在智慧工厂以及人工智能方面的全球探索与合作后,重量级大咖、德国工业4.0标准委员会核心成员罗文先生(Ulrich Loewen)高屋建瓴,具体讲解了工业4.0的战略思维、行为原则以及全球对标情况,良有裨益。

四小时之后,我们结束了紧凑的课程,在慕尼黑的主要街道参访游荡,感受不一样的风土人情。这里的传统,这里的现代,从当下的啤酒节可见一斑,中国人与德国人共饮共舞,难忘回忆点滴留在大家的心头。

慕尼黑市政厅

西门子首席科学家罗文博士授课

Day.2

MAKA工厂参观及海德堡参访

第二天,师生一行来到MAKA工厂,听吴昊阳先生讲解欧洲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策略。在这里,德国式“小题大做”有了不同的含义,非标准深度方案商的定位很类似于国内智慧城市运营商“一企一策”的定位,极具华佗治病之道。主讲管理经济学的刘大成副教授也曾在课堂上提到过一点,西方常讲案例法,东方主讲条例法,本质上就体现出东西方思维的一些不同。把握好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是商业策略定位的重要考量因素。

结束在MAKA工厂的现场学习后,大家一行来到了海德古堡参观,我们站在石墙红瓦边远眺着“哲学家小径”。大家站在尼采的黄昏里,体会那句“带着体验的愿望去体验,是不会成功的”,这大概也是德国顺其自然的教育理念之一吧。而十分巧合的是,部分同学晚上去探访“哲学家小径”,走在其中而不自知,有趣应验了这座安静小城的思考之魅。

海德堡参访

Day.3

SAP总部及中德科技园参访

第三天,同学们一行来到SAP总部,借助AR视角了解这家赫赫有名的软件公司的辉煌成长史,并通过展览墙的机器学习、图像识别、海量搜索、人工合成主播等实际小例子,进一步了解这里的科技前沿动态。优美的环境+优渥的待遇+优秀的理念造就了这家德国企业的卓越发展,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

下午,同学们一行到中德科技园走访,参观了沈阳、天津等境外合作中心,并与相关负责人进行沟通交流,提出各自感兴趣的问题,比如“为什么要选择沈阳合作”,“在中国或德国设立中德科技合作中心有何不同”等。在此之后的小论坛上,中德科技园就其运营理念及运营模式,还有目前现状向大家作了进一步详细的介绍。“一带一路”的德国式实践,在这里渐行渐远,其道大光。

SAP总部参访

中德科技园总部参访

Day.4

科隆大教堂游览

第四天早晨,大家一行来到哥特式建筑完美典范—科隆大教堂参观游览。莱茵河畔千寻塔,闻说钟鸣见日升。这里既是科隆的骄傲,也是科隆的象征。站在它的外边看,那种古典的巍峨是它的外表;站在它的里面看,那种源远的绚烂是它的内心。

科隆大教堂

Day.5-6

亚琛工大中德工程管理论坛

第五到第六天,同学们一行到访亚琛工大并在此参加中德工程论坛,不远处即是德国、荷兰、比利时三国交界。第一场由e.go创始人皮特教授介绍未来工业实践思考,并与我们讲述了他亲身经历的一些中德文化差异的小例子。在随后的工厂实地参访中,德国人的工具制作能力令大家印象深刻,在汽车细节设计以及组装工程流程等方面,无不体现着他们对品质追求的执着,小企造大业正是“工匠精神”的完美实践。

第二场则由科隆大学赵英帅老师为我们主讲运筹管理学、组织心理学等有关知识,比如:直觉与思考双系统的互相作用机制,集体认知偏差问题,决策数据,以及挖掘过程数据深度信息的作用等。“盲人摸象”的结尾,更告诉我们结合场景去思考,这是理解具体管理行为的金钥匙,即:粗放型的千篇一律可能只写出泯然众人的管理庸文,细致性的千律一篇可能才画出超然众人的管理蓝图。

ego工厂参访

中德工程论坛

Day.7

鹿特丹港参访

第七天,结束在德国的学习之旅,大家一行来到了荷兰鹿特丹港进行参访。全球视野+中国视角,工业工程系蔡临宁副教授让我们自行先搜索学习鹿特丹港的相关资料,并在乘车途中为我们科普了运输经济中的有关内容,比如干散货与集装箱的区别,运输规模与效率的经济学视角,冷热喷工艺与中国的世界标准等,给大家一个初步的思考印象。

随后,我们在港口了解到这个低地国家与水搏斗的历史,还有痛定思痛的三角洲计划,并亲眼看到了极富创新构造精神的马仕朗风暴潮挡闸——世界上最大的水坝工程。很有幸很自豪,我们也在下午的游轮上近距离看到了很多代表中外友谊的著名商船,并与我们的当日向导、荷兰大叔“冬天”先生进行自由交流。华严经说“一破微尘,便有大千经卷”,而这里是“屡破飓雨”,留下的故事又岂是几本书就能说得尽的。

鹿特丹港乘坐游轮参访

马仕朗风暴潮挡闸参访

Day.8

鹿特丹管理学院及代尔夫特理工中心参访

第八天,大家来到了欧洲顶尖商学院之一的鹿特丹管理学院参访学习。李婷教授为我们介绍了校园概况以及目前她正在从事的大数据分析工作。通过群体人流热力图以及个体行为跟踪研究两个小例子,“隐私悖论”引发了大家对中国2020社会信用系统的热烈讨论。利大于弊的主流态度值得深思,未来信誉对“社会、企业、个人”到底意味着什么,而我们又应该从德国人身上学到什么,该做出什么改变。

下午,同学们一行参访代尔夫特理工科学中心,这里的墙边地上都写满了各种公式,摆满了许多科普展品,学习氛围十分浓厚。在工作人员的耐心讲解下,我们听取了低温超导、生化处理、高速单车、模拟驾驶等详实的介绍内容,还纷纷动手为自己也做了一个小型扫地机器人,感受一二。值得一提的是,荷兰人讲究多次仿真测试的严谨态度给大家的印象十分深刻,尤其是特殊制伞方面的现场展示,体现了产品数据确实会说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代尔夫特理工科学中心参访

鹿特丹管理学院参访

Day.9

西门子荷兰总部及梵高博物馆参访

第九日早上,同学们参访西门子荷兰总部,在这里听取工作人员对热处理技术的相关介绍。其中埃及工厂的视频展示让我们看到这家名企对未来清洁能源布局的勃勃雄心。西门子在介绍中提到对中式贸易保护主义的疑虑,并随即抛出了四个问题与中国同学们一起讨论,比如:西门子应该如何进入中国市场,欧洲公司在与中国的交易中应该重点注意些什么。现场讨论热烈,并纷纷从自己的生活工作经历中给出一些看法,双方获益良多。

欧洲之旅的最后一个下午,同学们来到了阿姆斯特丹具有浓厚艺术气息的博物馆广场,最令我们期盼的还是梵高博物馆。梵高在《黄房子》里画出了《卧室》、《向日葵》以及《高更的椅子》等,完美展现了对挚友高更的又爱又恨。但对于这种又爱又恨,一千个看梵高的人,就会有一千种理解。艺术取决于当时当下的个体感受,但总归来说,梵高自己是已如愿“不是为自己孤独作画”吧,他留给我们一场美好的精神饕餮。

梵高博物馆

终点又是起点。在这场德荷之旅中,伴着异国他乡的美食和美景,我们参访了诸多的企业和高校,也听到了许许多多的新想法新思路,每个人都多少有不一样的触动。感谢清华MEM给予我们的这个良好的交流平台。在我们的今后的人生里,清华也不应该再仅仅是一个名词,而应该是一个动词——“清华一下,你就知道”,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创造属于更清华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