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2025清华MEM创新人才体验营第二期圆满结束

2025-09-04    点击:


8月30~31日,为期两天的2025清华大学工程管理创新人才教育与发展会议暨清华MEM创新人才体验营第二期圆满落幕,活动吸引了来自工程管理各领域的行业精英160余人参加,通过专题报告、学术研讨、项目展示等多个环节,全面展现了清华大学MEM项目的培养特色与创新理念。


8月30日上午9时,会议正式拉开帷幕。清华大学工程管理硕士教育中心主任、全国工程管理教指委秘书长张伟教授发表题为《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新思考》的主旨演讲,为本次会议奠定了聚焦人才培养、服务国家战略的鲜明基调。

张伟老师首先回顾了MEM教育的发展历程,随后,他对清华MEM项目的体系架构、运行机制、教学与实践安排,以及论文与学位申请成果标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解读,重点阐述了学生在就读期间可实现的能力层次提升、心智成熟与知识技能专业化等核心目标。面对《学位法》带来的新变革,他强调MEM教育需重新定位其价值使命,致力于为具备活力与潜能的实践者提供知识、能力、视野、机遇与生态支持,并提出应贯彻“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推动MEM教育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新阶段。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王翠坤以《国家战略驱动下建设行业工业软件自主创新——从技术突破到生态构建》做主题分享。报告内容包括工业软件发展现状、技术突破与生态构建、成果应用与典型实践三部分,全面介绍了工业软件近年来的发展路径与变化,从借鉴学习到自主研发的成果,尤其是在国内重大工程建设中发挥的价值与战略意义。


清华MEM中心副主任蔡临宁以“工程管理创新人才培养“为主题进行分享,以“三类不同产品创新是有创新属性“为开头引导与会考生进行开放性的讨论,从"想好、做好、讲好"的三个维度及其他案例来阐述创新新产品和人才应该具有哪些特征,并为大家介绍了清华MEM在创新人才培养上的特色模式——以学生为中心,跨学科融合,注重能力而非分数,学习与实践无缝衔接,鼓励冒险与包容失败。


“与新生同上一堂课”——2025级清华MEM工程管理导引课中期点评与总结环节在下午进行,张伟、蔡临宁老师分别在不同的会场,通过实际教学和参加竞赛活动的案例,全面拆解项目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和同学们的解决思路,让大家对工程管理的课程内容和实际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校友分享分享环节,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咨询顾问叶俊、腾讯科技数字文化实验室产品总监李超群两位校友以切身经历分享了清华MEM的“跨学科,技术+管理“并行的培养模式对他们的职业发展带来的收获和重要支撑。


接下来的2026清华MEM招生政策答疑环节,由MEM教育中心招生事务主管吴莉莉老师主持,MEM中心主任张伟、副主任蔡临宁以及叶俊和李超群两位校友作为对话嘉宾,集中回答了现场同学在培养特色、授课方式、招生政策以及论文和毕业等关心的问题。


8月31日的分论坛模块聚焦不同行业主题,展开更深入的分享和探讨。围绕多个热点领域设立了能源与环境、设计与制造、信息与AI、建设与运营、医工融合和其他各领域工程管理创新六个分论坛,参会人员自愿报名参加相关主题分享,现场与教授、校友专家研讨交流。

此次清华MEM创新体验营给参与者带来了远超预期的收获和深刻的心灵震撼。大家深切感受到了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内核,被其深厚的家国情怀与担当精神所感染。通过资深教授们前沿而儒雅的授课,学员们不仅重构了数字化赋能的系统思维,掌握了“想好、做好、讲好”的方法论,更在跨界交流和精彩的项目分享中碰撞思想,看到了无限可能。活动不仅明晰了MEM培养技术与管理融合的艺术家的目标,更坚定了大家报考清华、突破自我、将技术落地生“金”的决心。这是一场知识的盛宴、一次认知的升级,更是一次理想的重新点燃。


参会感悟

柴婷逸:

张老师的介绍,让我感受到清华作为MEM专业的领头羊和探索者,展现出的不仅是学术权威,更是在创新人才培养上的一种深沉的责任与担当。王专家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领域的最新成果,还即将勇挑雅江超级工程的艰巨任务,让我大为震撼和膜拜。张老师、蔡老师给予学生课题谆谆教导,耐心解答每一个问题,让我亲身感受到清华人特有的严谨务实与博学厚重。还有前辈们分享的成就和喜悦、来自不同行业学员的分享和探讨,大家虽然背景各异,但都保持着虚怀若谷的学习态度。期待再次奔赴的那一天!

任姣姣:

张老师最新的政策解读和课程体系拆解介绍,使我明晰了技术与管理融合的培养逻辑。各领域专家和老师的分享,让我看到创新协同的力量,从灵光闪现的idea到工程管理实现过程,让理论照进产业实践。各位同学的分享更是对我极具启发效应,为自己进一步的职业方向发展提供了新思路。这场体验不仅深化了我对MEM的认知,更坚定了冲刺清华、深耕工程管理领域的决心。

李瑶:

两天的体验营活动收获很大:一是通过两天会议及互动,感受到了清华园浓厚的乐于进取,包容开放的氛围。二是了解到MEM的定位、培养目标,教学方法、录取和毕业难度。三是领略了清华人超高的专业水平以及在不断攻坚克难后达到的行业造诣。四是通过参与论坛分享收获了专业老师的建议,同行业的同学很多有价值的讨论。这个周末很高能,不虚此行。

闫思伊:

这次清华 MEM 创新体验营让我收获颇丰!漫步清华校园,我亲身感受了这里的人文底蕴与自然之美;聆听多位优秀老师的前沿讲座、校友的经验分享,让我对专业领域有了更开阔的认知;更有幸的是,我也分享了自己正在推进的项目,并收获了老师与同学们的细致点评和宝贵建议。


文字:闫星竹

图片:胡靖明

编辑:吴莉莉

审核: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