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下午,“创新引领·赋能未来—清华大学工程管理创新人才教育与发展论坛暨清华MEM西南区域人才培养论坛”在成都举行。本次论坛聚焦西南地区战略产业发展与高层次工程管理人才培养,吸引了来自不同行业的近百名工程管理精英现场参加。

清华大学工程管理硕士教育中心主任、全国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张伟教授作“工程管理专业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新思考”主题报告,回顾了MEM教育的发展历程并系统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颁布带来的工程管理硕士培养的新变化,重点阐述了实践成果的评价标准框架以及“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推动工程管理教育高质量发展。
成都人才发展集团有关负责人对本次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并现场解读了成都人才发展的环境、政策与机遇,欢迎大家到成都干事创业!
金熊猫人才通运营服务中心项目经理邓燕红为到场嘉宾介绍了成都高新区金熊猫人才通服务平台的基本情况。该平台为各类人才提供一站式、精准化的服务支持,实现“数据跑路”代替“人才跑腿”,构建起“远来近悦、宾至如归”的人才服务环境,精准解决人才“急、难、愁、盼”问题。

四川大学商学院工程管理硕士教育中心主任梁学栋教授也给出了寄语,他强调在科技迅速演进、产业格局深刻重塑的背景下,高层次工程管理人才应主动将前沿理念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技术创新与管理赋能,共同塑造更具韧性与可持续性的未来。

清华大学工程管理硕士2014级校友,四川省养老服务中心副书记、副主任侯国锋以“清华MEM教育赋能下的个人发展与使命担当”为题,分享了MEM的学习对个人的工作、生活的深远影响,激励同学们通过清华MEM的学习,肩扛本事与初心,以实干与担当铸就个人发展之路。

清华MEM教育中心实践教学和学生工作主管郭仕琦老师介绍了清华MEM的基本情况、课程体系与融合特色,并系统介绍了2026年重点面向成都聚焦的三大方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医疗与健康、智能建造与数字化转型,构建面向西南的高层次工程管理人才交流培养平台,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随后,三场关于未来产业与人才培养的精彩分论坛同步开启:

分论坛一“数智引擎·未来已来” 聚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张星智、聂贤两位校友分别就“基于工程导引课的沉浸式人形机器人操作系统”和“数据驱动的建筑进化论-数字施工前沿实践”为题作分享。

分论坛二“医工慧聚·投研共创” 围绕医疗健康大数据与产业投资。李籼蒿、李阳两位校友从细分科技进展和“不老时代”的产业变革切入,结合多年行业经验,探讨技术演进与资本投入如何共同推动大健康领域创新。


分论坛三“智建云脉·数创未来” 关注建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何乾龙、于目奎两位校友分享了工程咨询企业数智化实践与展望,以及信息技术在重大工程项目中的深度融合案例,为传统行业转型提供参照。
本次论坛不仅是清华MEM在人才培养与教育成果方面的集中展现,更是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与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实践。通过“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促进学术资源与产业需求的高效对接,为西南地区战略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供稿:张豪、杨驰